本網訊:12月20日,我校校訓、新校徽發布會在崇善樓第一會議室舉行。我校黨委書記邱建軍,黨委副書記、校長李國金,黨委委員、副校長左群,黨委委員、紀委書記陳文新,黨委委員、副校長何錦龍,黨委委員、組織人事部部長藍曉植,黨委委員、宣傳部部長鄧亦林,以及二級黨委負責人、各單位負責人、教職工和學生代表參加會議。會議由鄧亦林主持。



校訓

新校徽
會議伊始,邱建軍和李國金在參會人員的共同見證下為校訓和新校徽揭幕,標志著我校校訓和新校徽正式啟用。

邱建軍表示,校訓和新校徽的正式啟用是學校發展史上的一件喜事,是弘揚贛科精神、發展贛科文化、追求贛科夢想的新起點!校訓和新校徽從征集到審定,傾注了全體師生、校友、家長和社會各界朋友的智慧和心血,邱建軍代表學校向為校訓、新校徽創作付出辛勤勞動的相關部門、老師、同學和朋友們表示敬意和感謝!
邱建軍提出三點希望。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對校訓、校徽的解讀闡釋和宣傳傳播,在全體師生中增進認同、凝聚共識;二是要對校園文化標識進行有序更新,創作更多具有贛科底蘊、贛科氣度的文化精品;三是要進一步提升辦學治校的能力水平,大力弘揚校訓、校徽所蘊含的文化精神。

李國金介紹了校訓和新校徽的創作理念、深刻內涵。他表示,校訓從學校文化傳承、地域文化、辦學特色、人才培養目標等方面提取核心元素,提煉概括為“明理精工,求是創新”。“明理精工”強調教育和學術研究中對理性認知和實踐技能的雙重重視。“求是創新”強調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,體現了在理工科領域,特別是在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中,對嚴謹治學態度和開拓進取精神的執著追求。“明理精工,求是創新”不僅是對個人學習、研究態度的要求,也是對學校整體學術氛圍和辦學理念的概括,富有鮮明的理工特色和時代氣息。
李國金表示,新校徽由文法學院王貴民老師團隊創作,從學校名稱、地理位置、辦學特色、人才培養目標等方面提取核心元素,主體為篆書“工”字,主色調為中國紅,融入“GNUST”、章貢兩江融匯成贛江等元素,是學校的象征,承載著學校的榮譽與夢想。


會上,邱建軍、李國金、全國優秀教師賴丹為師生代表佩戴新校徽徽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