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網訊:12月1日,智能制造與材料工程學院(智能制造現代產業學院)組織2023級智能制造、機器人、電氣專業學生赴龍南市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。此次活動旨在通過親身實踐,培養新生的勞動觀念,增強其實踐能力,并促進身心健康成長。
此次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包括參觀關西圍屋、世界客家民俗文化城。學生們在這里深入了解了客家藤竹編織、木偶展品、燒瓦工藝等客家傳統技藝,聆聽了客家山歌和石硯臺制作技藝的故事,增強了對客家文化的認識,拓寬了視野。

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的重頭戲是親身體驗當地特色民俗打糍耙、前往當地的農田進行除草等農事活動。在勞動中,同學們分工合作,密切配合,充分發揮了團隊協作精神。盡管汗水浸濕了衣背,但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勞動的快樂與滿足。


活動結束后,學生們紛紛表示,通過此次勞動教育實踐活動,深刻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與價值,增強了愛護環境的意識,也感受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。他們表示,將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,不斷發揚勞動精神,努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,為學院爭光,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。

智能制造與材料工程學院(智能制造現代產業學院)一直以來都高度重視學生的勞動教育,此次龍南市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是學院勞動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。通過此類實踐活動,學院旨在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和實踐能力,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,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。未來,學院將繼續秉承“守正創新,匠心智造”的教育理念,探索更多形式的勞動教育實踐活動,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更多機會。